护肤品真的有用吗?还是只是商家的噱头?
Editor's Note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发现杂志 Author laluna
“上帝给你一张脸,你自己另造一张。”好吧,此话的本意并非鼓励大家每天早一次、晚一次把各种水、乳、泥、脂、粉往脸上堆,当然,比起动刀拉皮,这些表面的粉刷功夫都属于“小动作”。我们那么卖力地把那些号称含有各种奇异成分的保养品“喂”给皮肤,皮肤是否领情?要知道,在某些地方、某个时代,鸟粪、白铅都是热门的护肤品呢。
皮肤的营养哪里来?
碰碰自己,触手之处即为皮肤。柔软的它依附在肌肉骨骼搭成的身体框架上,以脂肪层勾勒轮廓,上面再以真皮和表皮逐层美化,才造就了你的外表。色相美不美,和皮囊的质量还是有很大关系的。
每个人皮肤的面积都不小,一个身高1.7米、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,体表面积大概是1.7平方米。不算由脂肪小叶和小叶间隔构成的皮下组织,单论表皮与真皮,二者加起来最厚处不过四五毫米,最薄的地方在眼睑——只有0.25毫米左右。
若不是因失去结合水而变得不透明,薄薄的头皮屑哪有那样显眼!真皮和表皮在身体总重中占了不算小的一份——约5%,而皮下组织的情况则因每人胖瘦不同而差异甚大。
皮肤虽然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,但它直接汲取外界养分的能耐并不大——要是皮肤很能吸收养料,人类也就不必依靠进食维持基本生存了,油盐酱醋、荤素搭配多么麻烦,往营养液里一泡多方便!皮肤,和身体内部的其他器官一样,要靠血液供给营养。
确切地说,皮肤的三层结构——表皮、真皮、皮下组织——中,只有靠内的两层才有血管。动脉与静脉走过皮下脂肪层来到真皮网状层,然后到真皮乳头层。
血液在这里打上个转,将携带着的氧气养料一一分发出去,又收集好细胞生理活动代谢出的废弃物,流回网状层的静脉中。真皮乳头层与表皮之间靠多孔的基底膜带连结,这些小孔允许液体流通,让没有血管的表皮从真皮中获取养分。
当然,皮肤也能够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一些物质。吸收的量比从血液中获得的小得多,过程却复杂得多。毕竟,作为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,皮肤最本质的工作是阻止外界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身体。
皮肤上没有甄别有害物质的结构,它其实应该对外来物质悉数拒绝的。然而皮肤毕竟不是塑胶生化服,不能100%阻隔外来物质,因此各种透皮给药系统和护肤品才纷纷登场。“摸”进皮肤的物质,走的多半是毛囊、皮脂腺、汗腺这些原本为了向外排泄而设的孔道——因此,皮肤的吸收功能严格来说算是个漏洞。
皮肤有“嘴”怎么“吃”?
试着把外来的物质想象成入侵身体这座城池的士兵,入侵者最喜欢从为数不多的隐蔽通道直插城池内部。毛囊和汗腺就是皮肤上的通道,它们长在真皮网状层,向上穿过真皮乳头层和表皮,在表皮的最外层留下微米级的开口。
只要“摸”进了这条路,物质就有可能一路通关到真皮。当然并不是所有进入毛囊或汗腺的物质都能走到底,有些会走进岔路(皮脂腺)里去,有些会沉积在毛囊壁上,但总体说来,这条路还是挺畅通的。
那些运气比较背、没有站在毛囊口的物质可以走另一条线路入侵皮肤——“夹缝”,即角质细胞间隙。表皮分为结构性质不同的五层,最外层是由角质细胞构成的角质层,这是防御的中坚力量。角质细胞间充满着由脂肪酸、胆固醇、神经酰胺等成分构成的脂质。角质细胞为砖石,细胞间脂质为泥巴,砖泥结构垒起了人体防御城墙。“泥巴”松软一些,“入侵者”或许可以从中通过。
这样的“泥巴通道”虽然为数众多,但十分曲折,只有符合苛刻条件的物质才有可能走进真皮。首先,分子不能大。化妆品界常强调“500道尔顿原则”,即认为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的成分几乎无法通过角质层。
其次,是要有一定脂溶性,这样才能分布在细胞间脂质中,依靠浓度差向内扩散;第三,它的亲脂性又不能太好,亲脂性太好的物质虽然在角质层中可以通行顺畅,一旦到了亲水的表皮其余部分与真皮中,就又走不动了。体积足够小,略微亲脂,才易吸收。
判断一种物质究竟是亲脂还是亲水,得看它的辛醇-水分配系数。
辛醇是一种极性很弱、亲脂性很强的有机溶剂。辛醇-水分配系数(常以logP表示)大于0,说明亲脂性要强些,反之则更亲水。外用药物的logP值在1~3时最适宜吸收;logP再大,它们将停滞在角质细胞间的脂质中。
譬如说辅酶Q10——一种抗氧化剂,它的分子量为863道尔顿,logP=11。分子量略大于500倒没什么,但它的logP值使它在外用时,只能在皮肤表面发挥抗氧化作用,不能保护内部细胞。
第三种进入皮肤的方式是最艰险的,入侵者需要不停钻细胞膜、进入细胞、出细胞膜,直到精疲力竭。在这种情况下,物质的脂溶性越好,越容易通过角质层。这种途径效率最低,几乎可以被忽略。
皮肤吸收的围城
如果没有皮肤疾病等原因导致的角质屏障受损,以上三种途径加在一起,外来物质进入皮肤的效率还是不够高。
其实人们对皮肤的吸收功能的态度也有点纠结。作为医疗(美容)上的一种给药方式,人们希望有效成分吸收得多,而从身体防御的角度考虑,我们则希望皮肤堡垒更坚固。
倘若是化妆品意图进入皮肤,那么有效成分到达角质层也就达到目的了,若干分子要能到真皮层,可真是需要超级好的运气才行。
如果期望将外用作为一种医疗给药途径,譬如用尼古丁贴片帮助戒烟,那还得让药物在真皮层中穿过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——这又是一道水与脂的关卡。将药物(或化妆品)的有效成分调整为更利于吸收利用的结构是可能的,但它们的渗透之旅仍然漫长而艰难。
科学家一直在研究,如何让皮肤提高吸收效率,包括在外用制剂中加入酒精、表面活性剂、氮酮等促渗,将给药区域封闭、离子导入、开发无针注射系统,或者暴力地利用电流或微针将皮肤打出密集的深至真皮的孔。
但我们要明白,皮肤最主要的功能是防御而非吸收。提高吸收效率没有选择性,和有效成分一起被放进来的,还有那些可能对健康不利的物质——小到刺激皮肤的防腐剂分子,大到细菌!
撰文 Laluna
文章经授权转自 新发现杂志(ID:sciencevie)微信公众号